77365hh
站内搜索:

文物工作者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

【2018-01-12 10:57:56】【来源:中国文化报】【字体: 】【颜色: 绿

   本报记者 李佳霖

  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文化文物工作的“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重要观点和重要论述,已成为各级文化文物部门的工作方向和行动指南。

  河北省正定县有国家级文保单位9处、省级文保单位5处、县级文保单位24处,馆藏文物7672件。方圆6.6平方公里的正定古城,保留了珍贵的古建群,有“古建艺术宝库”之称。“多年来,正定一直很注重古城保护。”正定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张国清介绍,《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治与提升规划》等30多项规划的出台,使正定初步形成了从总体规划到专项规划、从控制性规划到修建性规划的比较完善的古城保护规划体系。周汉河综合整治、中山路综合改造、古城墙保护等工程的推进,使得古城的城河一体景观、“双十字”格局等古城风貌得到恢复和展现。

  正定古城内单体文物建筑也得到修缮。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古城内广惠寺华塔、开元寺须弥塔、隆兴寺大悲阁相继得到修缮维护,古城墙的南城门、北城门也得到修复加固。“近几年,我县相继开展了三期古城墙修缮工程,隆兴寺摩尼殿壁画、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天宁寺凌霄塔修缮工程等,都严格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把‘延年益寿’的理念落到实处。此外,古城内文物建筑的安防、消防、防雷工作也稳步推进。”张国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正定将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正定特色”的古城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作为文物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肩负起全新的文化使命,为文物事业发展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张国清说。

  福建厦门鼓浪屿的900多处历史风貌建筑和100多处文物点都得到有效保护,其利用展示更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并于2017年8月戴上“世界文化遗产”桂冠。“如何把鼓浪屿的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好,一直是厦门市各级政府,尤其是文物部门深入思考和研究探索的课题。”福建省厦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云丽说,当地依照社区博物馆、全岛博物馆的理念,区分不同历史建筑性质、特点、产权等情况,努力加以合理利用。

  厦门把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分为功能延续模式、功能重构模式、功能外溢模式,并据此采用不同的利用方式。“比如鼓浪屿自来水公司旧址是中国东南沿海最早投入使用的自来水供水配套设施,见证了当年归国华侨和当地人携手推动厦门市政近代化所作的努力。目前已将其进行改造,设置了鼓浪屿自来水公司历史专题展,通过图文、多媒体等方式展现其发展史。再如英国领事馆旧址是鼓浪屿早期殖民建筑风格的代表,是鸦片战争后厦门正式成为通商口岸的产物,现改造为鼓浪屿历史文化博物馆,通过图文、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示鼓浪屿历史。”李云丽说。

  “申遗成功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对做好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李云丽说,厦门将修订完善《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及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完善文化遗产日常监管、联动执法和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统一高效的常态管理体制,并紧紧围绕“文化景区+文化社区”的定位,继续推进全岛博物馆计划,深入挖掘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的文化内涵,同时处理好文化遗产和社区居民、旅游观光者之间的关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历史文脉传下去。

  浙江杭州西湖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西湖新景区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西湖周边环境,充分反映了杭州人民的环保意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围绕西湖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脉传承,杭州做了很多工作。”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杨小茹表示,2002年开始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原则。一方面对西湖山林、湖水进行绿化、美化、彩化,留住西湖的绿水青山;另一方面挖掘西湖的历史文化,恢复了180余处历史文化景点。这些景点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并且按照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恢复。

  如今,西湖的保护利用取得很大成效,如何讲好西湖故事,把西湖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用官方微信平台推送相关内容、充分利用志愿者力量传播西湖文化……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不少尝试。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形势下,在保护利用好西湖的前提下,如何创新思维,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大众真正了解西湖文化,让世界文化遗产西湖‘走’得更远,是我们必须完成好的课题。”杨小茹说。

【责任编辑:苦菜花】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